w88优德体育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动态

卒中减残先行先试!海安经验,全国推广!

来源: 海安发布 发布时间:2025-04-25 字体:[ ]

11.jpg

4月20日,由中国老龄健康促进工程专家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指导,中国老龄健康促进工程办公室主办的全国卒中减残先行先试区经验交流推广会在海安召开。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吉训明,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会长高松柏,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基本公共卫生处副处长罗怡,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周脉耕,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二级调研员王咏梅等领导嘉宾,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冬梅,南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张兵,海安市委副书记、市长赵男男,副市长邓加忠出席活动。

赵男男在致辞中表示,海安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健康海安”建设为主线,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健全三级诊疗服务体系为重点,持续加大卫生健康事业投入,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在卫生人才引培、医疗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下真功夫、花大力气,海安先后荣获“江苏省基层卫生工作十强县市”“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等称号。去年,海安成为首批中国老龄健康促进工程先行先试区,全市上下锚定目标真抓实干,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全周期健康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广大群众的健康意识、健康素养得到明显提升。海安将进一步加强与全国一流医院、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推进卒中减残试点项目,打造全国先试先行的“海安样板”。

王咏梅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江苏通过完善卒中急救网络,推广适宜技术,强化基层能力建设,以“防-筛-诊-治-管-康”全周期管理为核心,积极探索卒中防治的江苏路径。海安作为全国卒中减残行动的先行试点区,要勇于在全省走在前、做示范,坚决扛起为全国探路的使命担当。她表示,江苏将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推动心脑健康服务网络优化升级,提升基层能力,大力支持国家百万减残工程试点地区,扩大高危人群筛查范围,提升慢性病精细化管理能力,持续推进医防融合,优化公共管理机制,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健康治理新格局。

罗怡介绍了全国基层卫生健康工作的有关情况。他指出,国家卫健委充分发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优势,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构建上下联动、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慢性病基层防治体系。这一举措为卒中减残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实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能力全面提升,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历史性突破,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迈上新台阶。在吉训明院士及其团队的支持与指导下,海安不断探索创新,为慢性病管理特别是卒中减残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要借鉴海安地区的经验,以脑卒中防治为突破口,共同推动基层慢性病管理高质量发展。

高松柏回顾了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在全国推进的老年健康促进工程,以及与首都医科大学携手组建专家委员会的历程。她指出,今天召开经验推广交流会,就是要将海安先行先试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推向全国。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赋能老龄事业与产业发展,真正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单病专治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多病共治模式转变,从“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向“提高健康预期寿命转变”,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让老年人有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切实增进他们的健康福祉。

吉训明在致辞中表示,海安作为首批卒中减残先行先试区,在卒中防治、健康管理、医疗资源整合等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他强调,卒中减残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社区、患者及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他希望,政府在政策制定和资源整合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医疗机构在医疗技术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专业优势,社区在健康教育和患者管理方面突出基础作用。就进一步深化全国卒中减残工作,推动先行先试区经验的广泛传播和应用,他指出,要加强经验总结与推广,完善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助力我国卒中减残工作不断取得新成就。

陈冬梅致辞中对海安卒中减残工作表示肯定。她指出,近年来,南通大力打造脑卒中“防-治-管-康-健”全流程、全周期、一体化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作为南通的重要发展板块,海安先行先试,积极投身“百万减残工程”,构建卒中减残三级防控体系,强化脑卒中高危因素防控,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心脑健康卒中减残工作模式,为提升居民健康水平迈出了坚实步伐。她希望,海安要持续推动卒中减残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康复服务衔接与急救体系优化,共同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全面提升居民健康水平,为助力“健康南通”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样本”作出积极贡献。脑卒中,俗称 “中风”,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推进卒中防治与减残工作,不仅是提升民众健康福祉、减轻社会医疗负担的迫切需求,更是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一环。海安坚持以“居民健康管理能力、基层防病治病能力、县域救治能力”三大能力提升为抓手,依托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构建了心脑健康哨所(村卫生室)——卒中防控站(乡镇卫生院)——卒中减残中心(市人民医院)三级管理体系,打造了集“防-筛-诊-治-管-康”六位一体的管控流程,实现了“全人群、全周期”主动健康管理目标。目前,海安全市脑梗死及心肌梗死的发病人数、复发人数及死亡率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基层医疗机构在区域医疗服务体系中运行效率大幅提高,三家卒中防控站已具备独立完成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能力,县域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DNT时间(患者抵达医院时间至溶栓时间)平均为37分钟,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及动脉取栓数量逐年递增,再灌注治疗率从54%成功提升至68%。

在专题经验交流环节,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医疗专家学者围绕“实施网格化健康筛查,减少百万新发卒中残疾”“数智时代下的慢性病防控体系建设”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平台分享和经验交流,为推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防控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会后,与会人员还实地参观了海安市人民医院。